首页

邕娘美束视频

时间:2025-05-25 08:26:11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10071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文化新纪行)陕西考古的蒲甘“故事”:中外合作讲述丝路文明交流

经济界别的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发言中谈到,新质生产力不能全集中在工业领域,也不能只聚焦“IT”数字经济,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油瓶子,都是“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委员们要多关注、多支持。

习言道|独一无二,习近平说的这几个词别有深意

亚运会赛程已经过半,这边体操、游泳刚圆满落幕,那边田径、跳水便接踵而至......这个假期,看比赛成为了很多人最大的主题。

瑞典即将加入北约 中国外交部回应

据悉,活动包括创新举办佳木斯首届国际“雪BA”暨雪地快乐舞步展演、佳木斯首届国际“雪BA”暨雪地蔓越莓啤酒电音汇等“雪BA”潮玩系列活动;推出“年猪文化大集”、“东极拾遗 寻味抚远”非遗年货大集、“博物馆里过大年”、朝鲜族“民俗运动会”等节会活动;举办第六届中国东极(抚远·黑瞎子岛)冰上马拉松赛、首届“越野中国”佳木斯—同江站汽车文化论坛暨汽车冰雪之旅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推出敖其湾滑雪场—赫哲文化艺术中心—奥林射击场“最适合寒假游玩”自驾游亲子线路等。还将围绕冬季商贸开展多项消费活动,开启商旅联动,提升冰雪经济的带动能力。

第六届中国-欧盟电影节“Meet China”特别单元巴黎专场活动举行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1月10日),受弱冷空气影响,华北和东北等地降水发展,气温将出现波动,同时华北北部的大气扩散条件有所好转。但由于这股冷空气影响区域偏北,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的能见度仍较差,公众外出需注意交通安全。此外,今明天,受台风“银杏”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华南沿海风雨渐起,海南局地或现大雨。

“上海之巅”见!全球最高垂直马拉松在沪启动报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